家庭医生在线首页 > 疾病频道 > 糖尿病 > 糖尿病知识 > 糖尿病护理 > 正文

患糖尿病无需惊慌 降糖记住“非常6+1”

2016-08-26 07:59:53  来源:糖尿病网    转载

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比较混乱,各种降糖药、保健品的讲演会,推销会和报纸、电视的录音、录像滚动播放,本来已经控制的病情,由于祛病心切,被忽悠的用上他们推荐的特效药、根治药、不用控制饮食的药。花了钱,遭了罪,病情没控制反而加重了。奉劝广大病友,牢记“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,只能控制”这一最基本的理念。记住六要点,治疗糖尿病就这么简单。

治疗糖尿病需注意“六加一”

一个理念:牢记“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,只能控制”这一最基本的理念。

六个要点:

1、选一种治疗方案

美国糖尿病学会最近提出,一种方案三步走的方法治疗糖尿病,比较简单易行。以往认为生活干预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手段,治疗早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。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的血糖达不到理想目标。因而提出,在生活干预的配合下,早用药、早联合、早用胰岛素的三早策略。即第一步,生活干预+二甲双胍,3个月血糖不达标,过渡到下一步。第二步,有多种组合:二甲双胍+磺脲药,二甲双胍+基础胰岛素,二甲双胍+DPP-4抑制剂等。3个月后,血糖仍不理想,过渡到第三步,即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把基础胰岛素治疗改为强化治疗。其中,生活方式干预贯穿治疗始终。

2、交一位医生朋友

糖尿病是终身疾病,因此建议病友们要学会和医生交朋友,每次尽量找同一位医生看病,这样他对您的病情就会有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,当您发生了新的病状时,他也能根据您的病史做出比较正确判断和合理治疗。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自然会推荐到相关科室就诊,节省时间,节约费用,比您自己凭想象择科看病要好得多。

3、牢记一个目标

糖尿病教育已经进行了20多年。由于年龄、文化等因素的限制,有关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的仍然很少,我们并不要求大家把与糖尿病有关数字都能牢记,但是最基本的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标准应当记牢,否则监测血糖观察疗效还有何用。为了病友记忆方便,提出了:“5、6不过7,7、8不离10”的血糖控制标准顺口溜。即空腹血糖在5.0~6.0mmol/L,餐后2小血糖在7.0~8.0mmol/L为理想标准。空腹血糖不过7.0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不离10.0mmol/L为一般标准。希望病友能够牢牢记住。

4、比较一天血糖

监测同一天的空腹和餐后两个时段的血糖。可以了解病情变化和对药物剂量的调整。比如,①空腹和餐后血糖都已达标,表明药物剂量合适不增不减;②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,表明昨晚和今早的药物剂量都需要进行调整;③仅空腹高,餐后血糖达标,表明昨晚药物剂量不足,今天早餐前的药物剂量是合适的;④仅餐后血糖高,空腹血糖达标,表明早餐前的药物剂量不足应该增加,昨晚药物剂量是合适的。

有的病友不知道同日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好处和奥妙,今天测空腹后天测餐后,这样对病情观察和用药指导就不如测同一天的血糖意义大。如某病友餐后血糖高,但未测空腹,这样就很难知道餐后血糖高是由于空腹血糖高延续过来的,还是单纯餐后血糖高,而空腹血糖是正常的。若是前者,昨天晚餐前和今天早餐前的药物剂量和饮食量均需调整。若是后者,仅调整早餐前药物剂量和饮食量就可以了。如日监测3次以上的血糖都是要求同一天的血糖,如此才能对血糖控制更有指导意义。

5、用好一个运动处方

把运动时间和运动速度量化,使运动治疗简单化,易记忆,好运作,能坚持是最重要的。方法是: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,从吃第一口饭算起。散步:每分钟100步,30分钟;慢跑:每分钟110步20分钟;小跑;每分钟120步10分钟,三者的运动量均为一个运动单元,都可消耗热量80~100卡,降低血糖1.0~2.0mmo1/L。

6、简化一天主食计算

糖尿病饮食计算方法繁杂,患者很难掌握。现介绍一简单方法。用身高厘米数-105得出标准体重公斤数,用标准体重×0.1,就得出每天的主食量(两)了。每天的副食量是固定的。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按:鸡蛋1个、牛奶半斤、瘦肉二两、豆腐二两、蔬菜1斤、植物油25克食用。如某患者身高170厘米,他一天的主食量=(170-105)×0.1=6.5两。

(责任编辑:潘玮璐 )

相关推荐

文章关键词: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预防 糖尿病

得了糖尿病无需惊慌 坚持运动是关键

我们知道很多的人会患上一些血管疾病,不是因为吃的好的问题,是因为人们饮食方式的不正确,或者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导致的,就像是糖尿病的发生,大……详细>>

尿糖高无需过度惊慌 确诊糖尿病有4标准

正常人的肾糖阈是8.9~10毫摩/升,也就是血糖不超过8.9~10毫摩/升。但是妊娠或其它一些疾病会导致肾糖阈下降,这时虽然血糖时正常或……详细>>

糖尿病患者无需望“果”兴叹

在假期中被亲朋好友当作礼物的水果品种丰富,这使得很多家庭中的糖尿病患者却只能望“果”兴叹。其实,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是一个误区,无论是从营……详细>>

糖尿病遗传无需过度担忧

对于糖尿病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,临床调查显示,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有多种,其中遗传因素是其中一种。详细>>

2型糖尿病医患 早期沟通对治疗非常关键

“由于沟通时间有限,要求医生在最短时间内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处方安全有效的药物。”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表示,但糖尿……详细>>

  • 张忠辉

  • 杜翠芬

  • 刘仕群

  • 马承红

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?

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

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
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[详情]